點擊:0 添加時間:2021-09-17 09:08:00
33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8年9月5日,鄧小平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推動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鄧小平一貫重視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早在1975年 9月26日,在聽取中國科學院工作匯報時,針對當時的實際情況,他就明確指出:“科學技術叫生產力,科技人員就是勞動者!”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鄧小平深刻地認識到生產力發展的科學規律,敏銳地注意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特別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新科技革命蓬勃發展的趨勢,突出強調“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個曾一度被忽視的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明確提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為新時期現代化建設和科技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開啟了“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春天”。
1988年9月5日,鄧小平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談到科學技術發展時,他說:“馬克思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很對。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span>
這一重要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創造性貢獻,大大提高了現代科技的地位與作用,為新時期我國制定科教興國戰略和發展科技事業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論和政策依據,使我們跟上了時代發展的潮流。
從“向科學進軍”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知識創新工程、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到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牢牢把握住了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正確方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今天,中國的科技創新,正不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強大支撐。
來源:華聲在線